黄网站免费的观看|twitter冯珊珊公园任务视频|男女肉|天天射天天操天天干|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中國線纜

海外上市服務之——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的方式

更新時間: 2016-05-27 瀏覽次數: 720
內地中資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若選擇在香港上市,可以以H股或紅籌股的模式進行上市,或者是買殼上市。

發行H股上市:

中國注冊的企業,可通過資產重組,經所屬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只適用于國有企業)及中國證監會審批,組建在中國注冊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H股在香港上市。

優點:1.企業對國內公司法和申報制度比較熟悉;2.中國證監會對H股上市,政策上較為支持,所需的時間較短,手續較直接。 

缺點:未來公司股份轉讓或其他企業行為方面,受國內法規的牽制較多。不過,隨著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場對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為提高。

發行紅籌股上市:

紅籌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冊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達或開曼群島),作為上市個體,申請發行紅籌股上市。

優點:1.紅籌公司在海外注冊,控股股東的股權在上市后6個月已可流通; 2.上市后的融資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場運作繭自縛靈活性最高。

國務院在19966月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在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即《紅籌指引》)嚴格限制國有企業以紅籌方式上市。

中國證監會亦在20006月發出指引,所有涉及境內權益的境外上市項目,須在上市前取得中證監不持異議的書面確認。

買殼上市:

買殼上市是指向一家擬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然后將資產注入,達到“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目的。

香港聯交所及證監會都會對買殼上市有幾個主要限制:

全面收購:收購者如購入上市公司超過30%的股份,須向其余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重新上市申請:買殼后的資產收購行為,有可能被聯交所視作新上市申請。

公司持股量:香港上市公司須維護足夠的公眾持股量,否則可能被停牌。買殼上市初期未必能達至集資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購后的上市公司進行配股、供股集資;根據《紅籌指引》規定,凡是中資控股公司在海外買殼,都受嚴格限制。

買殼上市在已有收購對象的情況下,籌備時間較短,工作較精簡。然而,需更多時間及規劃去回避各監管的條例。買殼上市手續有時比申請新上市更加繁瑣。同時,很多國內及香港的審批手續并不一定可以省卻。

 

相關文章

新聞內容頁相關文章下方廣告
二級頁面底部通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