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黨建歷史,關注黨建動態,傳播黨建理論。
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 物質生活日漸豐裕的中國百姓,正享受越來越五彩繽紛的文化生活。一場影響深遠、波及整個文化領域的深刻變革在中國展開,取得了豐碩成果,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新路。
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中國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積極推進,國有文化單位市場主體缺失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民營演藝業快速發展,全國已有民營文藝院團7000多家,遠遠超過2000多家國有院團的總量。
同時,金融支持文化產業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通過開展銀企合作、融資擔保、上市融資等方式實現要素集聚。目前,全國共有26家文化企業上市,融資規模不斷擴大,逐步成長為A股市場的一個新興板塊。
2003年以前,中國電影產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國內票房不足10億元;2010年,國產電影產量則達到526部,票房超過100億元,連續第六年保持30%以上增長。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和第一大電視劇生產國。
中國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日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國家統計局9月16日發布的報告,2010年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達11052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75%。2004年至2008年間,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年均增長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近5%。
近年來,中國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則要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
從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到在農村家門口享受免費的電影大餐,從社區的文化活動到大劇院上演的芭蕾舞,從旅游文化節到群眾周末大舞臺,各地紛紛打出文化民生品牌,公共文化的陽光遍灑中華大地。
“十一五”期間,各級財政對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從2006年的685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億元,年均增長22.2%。在加大投入的同時,文化投入結構也逐步改善,文化事業費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向基層傾斜,如2010年西部地區文化事業費達到85.78億元,占全國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個百分點。
改革創新新舉措和人民群眾新期待為中國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中國文藝各個門類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各個領域的文藝工作者自覺投身生活實踐,用自己熟悉和擅長的文藝形式,努力生產出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
面向世界,中國文化釋放出更多的魅力——從《風中少林》《云南映象》等赴海外演出大受歡迎到在全球建立300多所孔子學院,從中法文化年期間埃菲爾鐵塔披上“中國紅”,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亦真亦幻的中國水墨,中國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向世界展示一個文明、開放、包容的文化中國新形象。
今年3月,中國制定的“十二五”規劃將“傳承創新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單獨設為一篇,對“十二五”時期中國文化發展作出了總體部署,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增強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提升國家軟實力”的目標。
金秋十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研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問題,審議《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稿。這將是新形勢下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行動綱領。